|
|
科普 | 蝇类的习性
蝇类属完全变态昆虫,生活史主要经历卵、幼虫(共3龄)、蛹、成虫4种虫态。大多数蝇类是卵生,但是也有少数种类例外,例如有此种类的麻蝇和一些家蝇科的种类胎生,直接产幼虫,舍蝇和蛹蝇组的种类产成熟的幼虫,幼虫产出后很快就会进入蛹期。家蝇以人类食品及废弃物为食,并以此传播各种疾病。除家蝇之外,还有许多种类的苍蝇也适于生活在人类的居住环境中,在这些环境中它们同样会导致类似的问题。在眼疾扩散中,通常认为与家蝇有很大关系。肠胃传染病的传播与丽蝇及其他苍蝇有很大联系。
1. 幼虫习性
蝇类的幼虫生在其可以摄取营养物质的孳生物中,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,不同孳生物中生存的蝇类也不同。例如在人粪中麻蝇最多;在畜粪中则以舍蝇为主,在腐败植物中以腐蝇为主;而在垃圾中,因垃圾成分各异而有不同的蝇种。一些寄生性生活的蝇类幼虫多寄生于牛、羊、马等动物的不同组织器官,成熟时离开寄主。
蝇类的幼虫都有各自固定的食性,当适应其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种类多时,其数量也就多。每种蝇类的幼虫有其最适合生存的温度区间,多低或过高的环境温度均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。湿度对于蝇类幼虫生存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一般蝇类的幼虫喜欢在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,如果孳生地或营养物质较干燥,则幼虫的存活率会明显降低。
2.蛹的习性
发育成熟的第3龄幼虫停止取食即进入化蛹阶段。蝇类的蛹的习性与幼虫有明显的不同,一般蛹对高温高湿的耐受力要比幼虫低,因此幼虫化蛹时,要爬到附近较为干燥的松土表层或缝隙中。蛹的发育期比幼虫的发育期长,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力,因此大多数蝇类以蛹的形式越冬。
3.成虫习性
(1)栖息场所
白天时家蝇不取食,喜欢栖息在地面、天花板及室内的其他表面上,也会停留在室外的地面、篱笆、墙壁、阶梯、垃圾桶、晾衣绳、杂草等处。夜晚通常不活动,喜欢栖息在天花板及其附属的结构上。当晚上持续高温时家蝇通常栖息在室外的篱笆、衣绳、电线、绳索、杂草、禾本科作物、树篱、灌木及树木上,这些栖息场所一般是邻近白天取食繁殖或避风的地方。家蝇一般喜欢生活在地面上,很少超过5m高。
(2)蝇类数量变化
蝇类的种群数量受繁殖场所、光照时间、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大。当日平均温度在20~25℃时,对家蝇最适宜,家蝇密度会很高;当日均温高于或低于该温度时,家蝇的密度就会下降;而当日均温高于45℃或低于10℃时,就很难看到家蝇了。在非常低温条件下,有些蝇类依然能够以滞育态、成虫期或蛹期等方式存活。
(3)行为与分布
白天家蝇主要集中在取食和繁殖的地方,也是其交配和栖息的场所。家蝇分布受到光照、温度、湿度以及生活场所表面的颜色与质地的影响。栖息的最适温度为35~40℃;在15℃以下,产卵、交配、取食、飞翔等活动都会停止。在湿度很低时家蝇比较活跃。高温时,许多家蝇喜欢待在室外或通风的隐蔽处。不取食时,特别是在晚上,喜欢栖息在水平的表面、悬挂的电线、垂直悬挂的物体、天花板等地方。
(4)产卵
不同的蝇类的产卵方式也不同,多数蝇类在幼虫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上产卵,产卵数因种类而有所区别,多在营养物质上成块堆生;麻蝇类则多产出1龄幼虫。
(5)食性
雌性和雄性蝇类均可以在各种各样的食品、垃圾、排泄物上取食。在自然条件下,蝇类取食的食物种类非常广泛。由于蝇类的口器结构,所以其取食的食物一般为唾液腺分泌物中液体状的易溶物质,或是植物体中的汁液。蝇类可以直接吸食液体食物,而固体食物必须在取食前用唾液先溶解。水是蝇类食物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成分,通常在无水条件下,蝇类存活时间超不过48h。其他常见的食物来源还有牛奶、蔗糖、糖浆、血液、肉汁及在人类居住环境中能够找到的很多种物质。一般,蝇类必须在2~3天内至少取食一次。根据此特点可将蝇类分为3大类,即不食蝇类,成虫口器退化,不摄食,如胃蝇、狂蝇、皮蝇等;吸血蝇类,成虫主要吸食血液,如舌蝇等;非吸血蝇类,成虫不是吸血而是舔食有机物质,如家蝇。总之,蝇类成虫的食性与其生长发育及繁殖、传病方式、传病能力以及防治有密切关系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