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灭蟑螂公司教您辨别蟑螂的种类!
其实在地球上,有超过6000种蟑螂,被统称为蜚蠊目。其中约有50种害虫,不到1%,而我国蟑螂约有200余种,常见的蟑螂有10种左右,各地有所不同。常见的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。蟑螂是地球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,可能起源于1亿5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,从蟑螂的种类共分为以下三个科:
1、蜚蠊科:东方蜚蠊、丽丽郝氏蠊、斑蠊、美洲大蠊、澳洲大蠊、褐斑大蠊、淡赤褐蠊、黑胸大蠊、日本大蠊。
2、姬蠊科:有以下4种:德国小蠊、广泛小蠊、拟德国小蠊、京都小蠊。
3、折翅蠊科:只有1种:蔗蠊。
目前我们国内在家庭、宾馆、酒店、餐馆等场所发现的蟑螂主要只有3种德国小蠊(小蟑螂)、美洲大蠊(大蟑螂)、黑胸大蠊。下面就由石家庄灭蟑螂公司带您认识这几种蟑螂的特点。
德国小蠊:
德国小蠊俗称油婆子。它的生活史周期在6种蟑螂中最短,适应性最强,分布最广,在我国甚至全世界,都是重要的家栖卫生害虫。
(1)辨认特点:
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体型呈茶褐色,雌虫色略深,成虫和若虫前胸背板都有2条平行的黑褐色纵条。翅发达,雄虫的伸近腹端,雌虫的超过腹端。
(2)地理公布:
德国小蠊遍布全世界以及我国的各省(区)。它在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地为优势种,也是其他地区医院、宾馆、饭店等和火车、船舶上的常见种。
(3)生活史:
雌雄虫通常接近同时成熟,在成虫期的第7—10天中交配。雄虫一生可多次交配,但雌虫只一次。雌虫在交配后2—3天就能产生出卵荚。卵荚7—9毫米长,略中弯形,较其他种类的为细。
德国小蠊生活史的一般数据,包括雌虫一生产卵荚数、卵荚内卵数、卵期天数、若虫蜕皮次数、若虫期天数、成虫寿命及生活史周期。但是这些数据,可因环境条件而有较大变化,例如若虫期在不良条件下可长达125天。在6种常见蟑螂中,德国小蠊产卵荚数最少,最多为8个,但每个卵荚含卵数最多,平均35个。
影响生活史最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和食物。例如在19摄氏度时,若虫期可长达147多天,而在31摄氏度,只需41.7天。温度也影响卵的孵化率。
(4)生活习性:
德国小蠊需要温暖、水分和食物。在住宅,它以侵害厨房和浴室为主,也见于饭馆、机关食堂、食品加工厂及船舶等等。
它以各种有机物为食,尤爱发酵的甜味食品。这种蟑螂,特别是带荚的雌虫和若虫,对水的需求尤较食物为迫切。如有水源,就是没有食物,成虫一般能存活1月有余,但若虫只能存活10天左右,如缺水,也无食物,则成虫在2周内死亡,若虫能存活的时间更短,受饥渴的个体,在白天也会从栖息场所爬出,到处觅食。因此搞好上述场所的卫生,也有利于对它们的防治。
德国小蠊由于虫体较小,常在缝隙中栖藏,尤其是木质家具的缝隙和角落,更是它们经常栖藏场所。这是因为木质材料的保温和保湿性能较好。但是在大宾馆的厨房中,木质家具已少见,它们也可侵入金属柜橱、瓷砖缝内栖息。
德国小蠊是较耐寒冷的蟑螂。它的成虫和高龄期若虫也偶见于室外,可在室外垃圾中生活。
这种蟑螂由于生活史短和适应性特强,以及由母虫携带着卵荚内的卵,胚胎发育受到较好的保护,孵化率高,所以,它们的繁殖率很高,居常见6种蟑螂之首,因此,它是城市蟑螂中最难防治的一种。德国小蠊的繁殖最快,危害也是最严重的,而且德国小蠊对某些蟑螂药已经产生抗性,药物对它来说没有一点效果,它也是蟑螂中最难灭除的一种。目前全球公认的好用的蟑螂药是杀蟑胶饵,比如像洁兵杀蟑胶饵(带防伪码),它不但能有效地灭除蟑螂,而且还可以让蟑螂灭绝断根,另外还可以保持长达一年以上的效果,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蟑螂药一般都是安全对人无害的,也是目前环保的蟑螂药。
美洲大蠊(大蟑螂):
(1)辨认特点:
美洲大蠊是室内最大的蟑螂,,一般体第27—40毫米,但也有较小或更大的个体。雌虫和雄虫约等大,但雌虫较为肥胖。体呈红褐色。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袍色蝶状斑,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“小尾”,中线前方有一“T”形黄色条纹;后缘呈灰黄色,色斑较宽。成虫翅发达,雄虫的伸达腹端。
若虫色泽一致,高龄期的前胸背板出现条纹。
卵荚较小,长仅8毫米左右,深褐色。
(2)地理分布:
美洲大蠊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的种类,但它的分布伸达温带北部。在我国已有这种蟑螂报告的有河北、北京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海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以及新疆等省(区)。它是广东、广西、海南以及福建南方诸省(区)的优势种。
(3)生活史:
雌虫在羽化7天后才与雄虫交配,交配后1周左右开始生产卵荚。卵荚形成后在花1—2天内即产下。在室外,卵荚产于潮湿和隐蔽的场所,先在人参软的土上挖洞,然后产卵其中,再有碎土掩埋;也有产有潮湿糜烂的木头裂缝中。在室内,雌虫选择潮湿隐藏场所,由口中的分泌液直接粘在墙角、杂物堆中或物体表面上。在下水道和蓄粪池中,卵荚都产在井口周围的砖块上。
在产卵荚的高峰期,雌虫每周可生产一个卵荚。
美洲大蠊的生活史周期长,通常历时2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个世化。它生活史的一般数据可因环境条件而有较大变化,例如若虫期有时可长达22个月之久。
本种蟑螂生殖的特点除生活史周期很长以及可有较大变化外,具有孤雌生殖现象,即雌虫可以不经交配受精也能产生卵荚,其中的卵可孵出若虫。
(4)生活习性:
美洲大蠊喜温湿环境,在21—33℃为活跃,而以28℃为最。与此相联系,它们栖生最适合的场所是饭馆、食品加工厂、食品杂货店以及面包房等,但也常侵害其他有食物的场所和地下室、下水道等。
它的食性很广,几乎可以靠任何有机物而生存。它爱好腐败的有机物,有时可见群集在垃圾堆和粪便上觅食。在室内,它除了啮食各种食物外,也可咬食书面,衣服、鞋袜子等。当缺乏食物时,它们也可以自相残食和吃掉自己产出的卵荚。
在温暖地区,美洲大蠊可终年在室外,如垃圾堆、厕所、下水道、柴堆、树皮下等生活。在温带,它们在夏季可在室外很好生存。
澳洲大蠊(红蟑螂)
(1)辨认特点:
澳洲大蠊也是大型蟑螂,成虫体长24—24毫米,通常比美洲大蠊略小。体呈红褐色。前胸背极与美洲大蠊近似,也有黄色边缘,但蝶状斑无中线向后延伸的“小尾”,前缘也无“T”形黄色条纹。前翅前缘基部有一金黄色条纹,这是本种蟑螂的重要鉴别特征。
第一龄若虫与黑胸大蠊的近似,但前者的中胸有1对淡色点,容易辨认。长大的若虫深褐色,胸节和腹节两侧有淡色点。
卵荚长10—11毫米,宽约5毫米,深褐色,外貌近似美洲大蠊,但含较多的卵,外表有痕迹可见。
(2)地理分布
澳洲大蠊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。在我国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省(区)有记载。
(3)生活史:
雌虫长出卵荚后一天即产下。
(4)生态习性:
本种蟑螂比美洲大蠊更需要温暖的环境,因而它的分布受到一定的限制。它们在室内的栖生房舍与美洲大蠊近似,两者有时在厨房等处混居。
它除以含淀粉物品为食外,也喜欢咬食植物。
澳洲大蠊除在热带和亚热带外,在室外不易生存,在室外,它们常见于剥落的树皮下以及腐烂的植物内等。
在福建,它的密度高峰出现于6月。
褐斑大蠊
(1)辨认特征:
褐斑大蠊的成虫棕褐色,体长25—30毫米。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不太明显的赤褐色锚状斑。翅发达,伸达腹端。
本种大蠊外形与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比较近似。它与美洲大蠊的主要区别在于尾须的形状,前者的短而末端钝,后者的较长而未端很细削。此外,褐斑大蠊雄虫的肛上板短小,而美洲大蠊的长大,中央有一深凹口。
两者的幼虫容易区分,褐斑大蠊的触角有白色标记,中胸背板有一半透明区;第一龄若虫的腹节背板乳白色。中型的若虫有些腹节背板有乳白斑,而澳洲大景的色泽一致。它与黑胸大蠊若虫的区别见后者的描述。
卵荚12—16毫米,明显比美洲大蠊的为长。
(2)地理分布:
褐斑大蠊广布热带和亚热带。在我国,它主要分布于南方,包括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和云南;在福建省的分布尤广,在各种蟑螂组成中仅次于美洲大蠊。
(3)生活史:
雌虫交配后经9—27天开始产生卵荚,携带卵荚不超过1天。1只雌虫少则仅产1个卵荚,多则可达21个。它的生活史一般数据见表一。
(4)生活习性:
褐斑大蠊与美洲大蠊和澳洲大蠊同样需要温湿环境,比后者尤喜温暖条件。它通常见于贮藏食物的场所、食物杂货店、住宅等。在住宅,它主要栖生在厨房,常于美洲大蠊、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混居。
本种大蠊食性广泛,能以很多种的有机物品为食。
它在夏季可栖居室外,如枯树干、树皮下等场所。
蟑螂的天敌有:蟑螂的天敌是蜘蛛、蝎子、蜈蚣、蚂蚁、蟾蜍、蜥蜴、壁虎等。有一鸟类俗名Cucarachero(学名Troglodytes audax),也会捕食蟑螂。另外,猫、猴子及老鼠也会捕食蟑螂,是蟑螂的天敌。
虽然蟑螂的天敌也会消灭一定数量蟑螂,但是对于城市生活的人作用性并不大,而且和蟑螂的繁殖能力来比,简直九牛一毛,最重要的是把生活环境搞好,让蟑螂无处藏身。 |